岷县秦长城遗址考察

作者:管理员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日期:2019-01-30点击量:9674次

 

岷县秦长城遗址考察

 

景生魁

 

近年来笔者在岷县境内的洮河两岸,对秦长城遗址作了一些初步的考察。沿洮河顺流而下,从湮灭了的城堡到犄角相望的烽火台,两岸的秦汉遗址,历历可数。秦长城起点,应在城西十里镇的大沟寨一 带。五台山下正是洮河转弯处,铁关门,渡河就有跌马古城,跌马村里曾有文物出土。在1948年秋,村头尚有一方石碑,笔者在农村教学时,亲眼见过,惜建国前夕被乡人打碎,无法寻找。沿古代遗迹傍岷山而下,发现秦人因险设塞的工程,不在高山之中,而在低山、丘陵,甚至河的两岸,跌马村之下,有上崖望村、下崖望村和板打沟。由于水土流失,地震等因素,地貌有了变化。史载蒙恬为筑长城,“堑山堙谷”,岷县洮河两岸的有些地方可能是使用了“堙谷法”。不过所堙之谷乃是山梁间的小冲沟,其中也有堙塞不得的,工程遇此则有所间断。根据《秦汉魏晋南朝时代黄河中游森林分布图》来看,这一带本身就是秦汉森林分布区,当时在有些地方因险设塞,也是合情合理的,过上崖望下崖望经板打沟口,岷县城北朱家沟,在修筑长城以前原是一条小冲沟,但由于以后移民垦荒,滥伐林木,水土流失严重,使小冲沟越来越深,失去了原来的面貌。洮河对面即岷州古城,岷州城是明代在原后所城遗址上延伸二里半修的。城内箭营,有一段旧城墙,临洮学者孙益民先生曾断定为战国遗址。城西有石碑川(现今西郊农场地),清末民初,尚石碑林立,不仅有历代阵亡将士坟茔,而且经常发现有秦汉古墓。民国27年(19385月,兴修西郊飞机场,占地1210亩,历时两年多,石碑川遗物全部毁灭。岷州古城西南角有关门,原有古城墙,即《太平寰宇记》中提到的溢乐城南一里的秦长城遗址。民国20年(1931),军阀鲁大昌在岷县购其地为“义园”,平整后埋葬死人。加之西寺窑、鸡毛洞一带,因一群“烟渣换洋火”的乞丐多次挖掘,遗址逐渐消失。沿洮河往下走,从龙王台至杏树崖闪桥坡,地势险阻,人不能通行,洮河北折而下,岷山本身就是一个天然屏障,不需要军事设施。这条道路,是清道光四年(1824)知州王榕率军民修通的。以前岷州乡人要进城,入茶埠峪,翻老鸦山,过白土坡,到渠林川(泛指现今纸坊一带)。

到茶埠乡隔河有秦长城迹象者二:一是杏树崖对面的西村背后山梁上有草滩,滩中存有残垣断壁,高两、三尺,长50米,形似城墙根基;二是茶埠对面的西京里傻拉沟池弯梁右侧山坡上,有高10米、长50米的墙形直壁,壁上不生草,呈土红色。这两处是西北民族学院的董文义先生在40年代求学时发现的。董文义生前曾来信要求科学鉴定。其下,经将台、脚步城、石咀等地,皆有通道。至红城,有完整的城墙遗址,未经碳14测定。河对面有梅川古城,古城城隍庙有对联曰:“铁咀石咀对面来,说不过此间关口,洮水赤水从头注,洗不净尔辈肝肠”,足见形势之险要。在西江乡的山上,有关上小庄和找马滩。这一带山坡塌陷,沟壑纵横,时有山崩,1966年秋就有白家山村全部被埋在山底的事实。越铁岭(俗称切令),有西江乡的马槽、马坊、中寨乡的扎马、维新乡的马莲滩,皆能脉络相通。从茶埠乡沿河两岸而下,有树扎、山那和葩地坪等“仰韶文化”遗址,有些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带有大量文物出土,佐证俯拾皆是,其中陶片断代价值最高。因为陶器是秦时廉价的生活用具,且易碎易破,更换频率较快,所以时代物证最为鲜明。在维新乡红莲寺则有一段城墙遗址,县文化局的於奇、刘琪同志曾进行过拍照,惜经费不足,未能深究。从红莲寺下到卓坪有一道深沟,我县学者李璘同志考证,并依此作秦筑长城立论的根据,宣称“城垣起源于壕坎”,经过我们反复论证,此论精当,他与秦筑长城尚能联在一起。我们再从红莲寺右侧遗址向从维新乡的元山铁城出县境,过边墙河、石门等地,一直到康乐县的安龙河口,就可以和现今临洮的遗址联在一起了。

在考察过程中,笔者还印证了史书上提到的羌汉战争中军队行军路线。据《后汉书》记载:东汉章帝建初二年(77年)烧当羌豪迷吾反,迷吾与钟羌布桥等占陇西,车骑将军马防就是从这条秦之旧道上进军的。这条旧道,在《水经注》上,称之为“侧带长城,背山面泽”的“白道”。这条道路的临洮段,在汉初因秦末农民起义,长城沿线戎卒散走,破坏严重,已经逐渐漫灭,我国著名的史学家班彪曾沿长城西行,由长安西北行至安定,不能继续西行,作《北征赋》以还。马防、耿恭平羌出兵,又进行了一次“开通”。然“临洮路险,车骑不得方驾”是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修建的。马防从五溪(一说为武旗)、出龙桑(又名龙城,一说是现今岷县引洮工程破坏的古城),解临洮围。烧当羌降,布桥等两万人据望曲谷(现今卓尼县西宁沟,原岷县所辖),乃筑索西城。

索西城的遗址至今亦有争论,有人说在“现今宕昌荔川”。据岷县清末学者、方志学家陈如平先生《乡土志附考》中提出:洮水……东北流至梅川城西,又梅川有红水,故曰赤水城,亦曰临洮东城也。盖汉陇西南部都尉本治在临洮,以数被羌围,而阻于今龙王台之险,难于救应,故防、恭筑索西城,徙南部都尉居之。”看来,梅川古城即古临洮之东城,原西城即岷州古城。

值得一提的是:据1986319日《甘肃日报》载,我省文物工作队工作队经过7年多辛勤调查得出结论,秦始皇时,从岷县沿洮河沿至兰州,往东沿黄河南岸,修了一连串的城障,并无筑墙。”同时,他们还首次调查研究了汉代以后挖掘壕沟方式沿丝绸之路修建的“塞”,在全国学术界引起了震动。这种说法,确实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笔者在考察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岷县洮河两岸发现的古城遗址,就是继承始皇防御工程而修建的汉代的“塞”。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羌人求守“陇西塞”,徙研种留何等于狄道、安故、临洮。这里的“塞”,那就是汉防羌的工程设施。正是这些“塞”的发现,恰为笔者考察秦长城在岷县内的立论提供了佐证,但这并不能说它本身就是秦长城遗址。洮河从跌马村以下,这一线不仅有秦汉遗址,而且有旧日的城堡。洮河临河设塞,五里三墩,十里一堡,皆屈指可数。秦长城走向只能顺洮河而下,不能逆洮河而上。有些学者提出:长城出岷县,经临潭、卓尼而北,抵康乐县安龙关,又西北沿明代河州卫二十四关,出康乐,经和政、临夏市,积石山遗址,再北拒黄河。显然是不符合历史真实情况的,不能成立。至于省文物工作队说:“始皇时从岷县至兰州,沿洮河并无筑墙”,笔者认为考察还欠细致,论据不足,下结论为时尚早,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并进行科学鉴定。

 

文章出处:景生魁:《西羌文化与洮岷花儿》第249-252页,作家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