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明代佛教及庙宇建筑遗存

作者:mxbwg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日期:2016-06-21点击量:12794次

 

岷县明代佛教及庙宇建筑遗存

 

作者:张润平 刘虎林 樊友文  摄影:包新田

 

岷县在明代,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等的因素,寺庙、道观、神祠等建筑异常丰富。尽管“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了全面的、前川寺外景(包新田 摄) 彻底的毁灭性破坏,还是保留下来了近10处建筑。

一、大崇教寺五楹过殿。大崇教寺位于岷县梅川镇萨子山麓,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该寺一说创建于北魏,一说唐代,无史可考。元朝世祖时,时任岷州宣尉使名定而迦,此人崇信佛教,又在原基础上进行重建,改寺名为“重广寺”,令其后裔住持。到了明代,当朝拨款并派官员督工,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宣德五年(1430年)落成,改赐寺额曰“大崇教寺”、距今已有579年历史。大崇教寺不仅内部堂皇富丽,供藏许多佛像和珍宝,整体布局也是气势恢宏,形如小城,分前八院和后八院。随着历史的推移,现仅存后八院中的一院一座过殿5楹,为抬梁式硬山顶大殿,绘画为密宗风格。清代重建,面阔5间、长23.15米、进深8.1米。是岷县明代佛教寺院建筑、密宗绘画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藏传佛教建筑,非常珍贵。

二、山咀庄白塔。该塔是岷县乃至定西市及周边市县境内唯一残存的一座明代古塔,是明王朝宗教开明政策的实物见证,是民族和睦以及民族大融合的象征,具有考辨史实的研究价值。

三、岷县茶埠圆觉寺。始建于明代,是大崇教寺的附属寺院。明王朝为了有效管理西北番属地域的宗教活动,在这一区域曾设置5个僧纲司,圆觉寺就是其中之一。在五百多年的变化中,该寺主殿至今保存完好。2008年“5·12”地震后,由于受多次强烈余震的影响,后檐墙体已裂踏后檐挂椽均损坏,房脊两角开裂,其中一角已掉落在地。该殿内彩绘保存较好,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四、前川寺。始建于明代,是大崇教寺的附属寺院。位于中寨镇扎马村,一进两院,不论是房屋建筑、古树,还是寺庙院落、围墙建筑,均保存完好,是全省难得的一座特别完整的明代藏传佛教寺院。前后、大小共计有20间房屋。据甘肃省文物保护研究维修设计部主任宋刚先生称:“前川寺在岷县是与大崇教寺同时期的汉藏混合式建筑群,布局合理,保存完成,其中既有藏式风格建筑,也有汉式建筑风格,是岷县地区藏传佛寺的典型代表。具有深厚的文物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前川寺建筑规模宏伟,庙宇壮观,为一进两院汉藏混合式建筑,部分建筑的斗拱形制具有甘肃地区明代斗拱的做法。建筑柱头均有精美的雕刻,雕刻内容。工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对明清藏式庙宇建筑、喇嘛教的转播和发展,以及明清两代王朝与喇嘛教及岷县地区的关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且背靠满坡松林,因此旅游开发的价值很大。

五、梅川镇高庙。前后有两座建筑,分前殿和后殿,保存完好,且规模大,尤其是前殿气势宏伟,彩绘也异常精美。

六、清水乡清水村关帝庙。该建筑宏伟奇特,保存完好,为抬梁式歇山顶建筑,三面均附加有密集的廊柱,观感上很有气派。

还有岷阳镇原粮食局院内真武庙、清水乡迭麻村娘娘庙、清水乡大路村行宫等等,都各有特色。

以上古建筑在全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均始建于明代,历清、民国、新中国多次修缮,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其中蕴含着五百多年不同时期的建筑及文化宗教信息。这些遗存是岷县“南通巴蜀,西控青海,东去三秦”,为当时这一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交流中心的有力诠释,是岷县悠久历史积淀的实证。它已引起省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认为在全省比较特殊,有极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是岷县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甘肃省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大崇教寺五楹过殿(包新田 摄)

 大崇教寺五楹过殿(包新田 摄)


山咀白塔(包新田 摄)

山咀白塔(包新田 摄)


圆觉寺(包新田 摄)

圆觉寺(包新田 摄)


前川寺(包新田 摄)

 前川寺(包新田 摄)


龙头高庙(包新田 摄)

 龙头高庙(包新田 摄)


清水关帝庙(包新田 摄) 

关帝庙(包新田 摄)


真武庙(包新田 摄)

 真武庙(包新田 摄)


清水乡大路村行宫(包新田 摄) 

清水乡大路村行宫(包新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