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对策(季绪才)

作者:mxbwg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日期:2014-02-22点击量:6292次

 

 

岷县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对策 

 

岷县文广局  季绪才



一、基本情况

岷县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南部,地跨东经103°41′—104°59′,北纬34°07′—34°45′。东南部与陇南市的礼县、宕昌县相连;北部、东部与漳县、武山毗邻;西部、西北部与甘南州的迭部、卓尼、临潭接壤。其地处甘南高原东缘、陇中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地接壤区。岷县最高海拔3747米,最低海拔2040米,相对高差1707米。北秦岭山地横贯全县大部分地区,南有长江、黄河分水的大拉梁及岷峨山,北有洮渭分水的木寨岭与岭罗山,主峰海拨都在3000米以上,全境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表切割较少,河谷宽浅,属高原地形。全县气候高寒阴湿,年降雨量596.5毫米,无霜期120天,总流域面积3578平方公里,辖9个乡、9个镇,310个村(社区)委会,总人口46.7万人,有回、藏、东乡、撒拉、裕固和满族等6个少数民族共1.5万人。总耕地面积62.7万亩,人均耕地1.5亩。岷县独特的气候条件具备了生产优质当归的所有条件。截止目前,岷县的当归已通过了原产地标记认证和GAP基地认证,被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

由于岷县地理位置特殊,地处定西、天水、陇南、甘南几何中心,在建的兰渝铁路将穿境而过,而且国道212线贯通南北,省道306线横贯东西,自古就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的交通要道,有“茶马互市”的传统和“陇原旱码头”的美誉,是甘肃南部久负盛名的商品集散地。

岷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文化遗产资源种类繁多,挖掘潜力巨大,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我县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岷县文化局从2004年开始到2009年先后用5年的时间抽调主要领导和专业人员对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并结合国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我县的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了全面普查,普查覆盖全县18个乡镇,截止目前,共整理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 大类67项,摸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线索78 条,挖掘并发现项目传承人 120人,调查共拍摄各类照片上万张,录像资料27 1620分钟,记录普查日志 2.2万字,普查笔录 5 11.8万字,征集民俗实物 6 大类 834 件,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12大类7万字,整理制作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区域分布图1264项,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

在开展普查的同时,我县的非遗项目申报工作也没有放松,从2006年到2013年共申报联合国一项、国家级三项、省级十一项、市级五十二项、县级六十一项,申报并确认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18 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6 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51 人,项目申报及传承人的认定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岷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共复查和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53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不仅数量可观,且类型较为丰富,有些甚至填补了我省文物的某些空白,如近现代建筑、古生物化石点、文化线路等都很有特色。

  二、岷县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对策

结合我县文化资源和文化工作的实际,现就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提出如下意见:

保护历史遗存,传承华夏文明

岷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这里不仅孕育了马家窑、齐家、寺洼等灿烂夺目的史前文化,而且传承着汉唐古风。近70公里长的洮河沿岸,分布着广泛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特别是山那树扎遗址,典型的马家窑文化类型彩陶片俯拾皆是,不仅文化类型丰富,而且面积巨大,不时有原始玉璧、玉钺、玉铲、玉刀出土。从秦汉至今,汉、羌、土蕃、藏、蒙古、鞑靼、回、满、撒拉、东乡、裕固等多种民族长期融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有特色的民族民间文物极为丰富,以大崇教寺为代表的藏传佛教遗存地域特色鲜明。 1935年和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两次途经岷县,经过二郎山攻坚战,确保了洮岷西战役的胜利实施。1936年秋,红二、四方面军在岷县城西三十里铺召开中共中央西北局会议,即著名的“岷州会议”。红军在此休整50余天,建立了临时苏维埃政府和地方武装,扩编了队伍。红军过境岷县播下革命火种,也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遗物。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束后,岷县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共有153处,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保护和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对于传承华夏文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加上岷县5.10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和7.22地震,使我县的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都遭受了大的损害,极需加固维修。

2、依托专业村社,打造特色旅游

岷县是茶马古道上的商旅重镇,长期的历史实践和大规模的商品流通,促进了当地传统手工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专业村社。这些专业村社特色主要包括:清水乡清水村的铜铝铸造技艺,十里镇北小路村的传统打铁技艺,十里镇齐家村的传统竹编技艺,十里镇周家山村的传统擀毡技艺,十里镇大沟寨村的树桩盆景制作技艺,十里镇南小路村的木板窗花年画,十里镇张家坪村的传统建筑陶艺构件及日常陶制品加工,寺沟乡寺沟村的传统柳编,茶埠镇沟门村的传统小磨榨油,岷阳镇及周边乡镇的传统当归加工等。这些专业村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全部是世代流传的传统手工技艺,这些手艺仅在本村流传,手艺的传承形成了相当完备的体系,既是相邻很近的村庄,也没有因为专业村社的生产影响他们去学习这门手艺,这种相对封闭的社区生产方式对于研究传统加工业具有活化石的作用。其次这些专业村社的生产可以说从生产之初一直持续到现在,中间没有中断过,他们生产的产品尽管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有所增减,但是他们纯手工生产的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却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岷县本地人使用,而且好多产品还远销省内外,象岷县清水乡清水村的铜铸大锅和火炉等主要销往青海、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而北小路的铁制品有很大一部分销往陇南、甘南等地,另外,这些村社的生产还有一个销售特点,就是长期的“老买主”的提前订货销售,这种销售方式,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销售链条,从另一个侧面是对岷县“旱码头”地位的又一次诠释。尽管工业化、信息化的浪潮一波高过一波,大有完全取代手工制品的迹象,但是,在大规模的工业制品冲击的背后,人们却对传统手工制品怀有深厚的感情,手工打制的器具永远都是唯一的,没有重复性。这也正是手工制品的魅力所在,象岷县清水乡清水村的铜铸产品在藏族地区就非常受欢迎,而且销售口碑非常好。
   
岷县没有叫得响的风景名胜,但是岷县的这些专业特色村社却是别处所缺少的,而且这些专业村社历史悠久,村社规划科学合理,民居建筑特色鲜明,如果政府牵头,配合新农村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改善村容村貌,突出地方特色,并在传统手工产品的生产、包装、销售方面给予引导与支持,那么这些专业村社就可变为极好的“农家乐”特色旅游市场,加上这些专业村社大多数都在公路沿线和川道地区,交通方便,开发成本低,他们的手艺操作就是很好的旅游参观项目,他们的产品有些就是很好的旅游纪念品。从省内外的大量旅游景区设置的旅游项目来看,这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将是风景明胜旅游后的又一个旅游卖点,因为快速发展的信息化、工业化浪潮,这些古老的手艺全都成了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显得更加的珍贵。依托这此专业村社的文化特色,大力开发岷县特色旅游,具有很好的市场潜力。
    3
、弘扬民俗文化,保护精神家园

岷县自古就是享誉省内外的陇上“旱码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岷县这一方热土一方面由于发达的商业使岷县商人始终与最发达的经济前沿对接,而另一方面,岷县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却因相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固守传统,将古老的民俗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一些古老的传统依托独特的地域环境,形成了鲜明的民俗文化。我县比较有有代表性的民俗事项归纳起来主要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巴当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十八路湫神祭典”、“青苗会”、“九宫八卦灯会”、“羊皮鼓舞(旋鼓舞)”以及遍布广大城乡的春台庙会、社火秧歌等。这些民俗事项世代流传,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备的传承模式,成为研究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而与这些民俗相依相随的岷县花儿更以其优秀的文化价值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花儿这一古老的遗产将进入全人类的视野,这可以说是岷县民族民间文化与世人对话的一个千载难逢机会,我们应以此为契机,依托花儿举办大型节会,把与民俗有关的项目通过组织展演在节会上进行展现,同时邀请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在对岷县民俗进行调查的同时为岷县出谋划策,一方面使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成为对外宣传岷县最有力的手段和岷县对外开放的有力抓手。

另外,对岷县花儿在进行挖掘保护的同时,要对岷县优秀的花儿歌手进行包装,组成岷县花儿歌手演唱团在省内外巡回演出,以增加岷县花儿的知明度和影响力,也使岷县的知明度进一步扩大。

4、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培育现代陶艺产业

彩陶是华夏文明史的重要见证,在其上万年的漫长历史岁月里,彩陶艺术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奇迹。彩陶图案之精美,形制之绝伦,几乎涵盖了人类学、社会学、美学、发生学、哲学、民俗学等重要学科的各个方面,它的价值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如今,对彩陶的研究与开发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最诱人的话题。从我县已有的文化遗址和出土的彩陶文物看,岷县作为黄河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外专家学者所关注和认可。当前,我县开发彩陶复制项目在技术上、工艺上、史料上都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尤其是岷县岷阳镇的李志明同志,自幼刻苦学习绘画、书法,特别对彩陶艺术情有独钟,几十年潜心钻研彩陶复制技艺,并且有多项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他本人也非常愿意为岷县文化艺术事业作出贡献。据了解,该项目投入生产后,每年生产一般工艺品5万件,销售收入可达600万元;年生产高仿彩陶1000件,销售收入可达20万元;年生产仿真彩陶1000件,销售收入可达50万元。加之生产民俗小佩饰、盆景等等,年销售收入可达1200多万元,利税可达200万元。做大做强彩陶复制产业,将实现文化保护与产业开发的双赢。

5、挖掘整理民间艺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岷县剪纸、刺绣、木版窗花独具特色,远近闻名,深受城乡广大群众的喜爱。因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解放前夕,英国传教士还收购了我县大量的剪纸、刺绣、木版窗花作品,作为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部分。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到这些优秀的作品,而且还了解到参与创作的人还很多,具备了保护开发的条件。为此,在开发利用上,我们应该借鉴庆阳香包产业的成功经验,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大力支持这一文化艺术事业。要变文化艺术为文化产业,不能仅限于在传统用途上开发,而应该上升到艺术的高度,作为工艺装饰品,把它系列化、规模化,只有这样,这些特色艺术才不会走向灭绝或失传,真正实现保护性开发的目的。

6、革新洮砚加工技艺,做大做强洮砚产业

洮砚又名洮河绿石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因石材产于甘肃岷县和卓尼县交界处洮河岸边的喇嘛崖、水泉崖上,故又名洮河绿石砚。洮砚以其石色雅丽、碧绿诱人、石纹清晰、自然美妙等特点,为历代皇宫珍藏,倍受文人、书画家青睐。洮砚的砚式端庄厚重,古朴典雅,在工艺上有不同于其它石砚的独特风格。洮砚制作雕刻以镂空,悬雕为主,以料定型,以型定名,其图案造型千姿百态,多以祥禽吉兽、人物花鸟为题材。制砚艺人们根据每块石料大小、自然形状和斑纹精心构思设计,巧施刀凿,使每方砚台图案造型,或是一幅画,或是一首诗,或是一则成语故事,或是一个神话传说,立意清新,构思巧妙,匠心独具,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洮砚的雕刻造型,因石构图,变死石为活石。雕刻技巧借鉴玉雕、牙雕的圆雕技法,砖雕、石雕的深浅浮雕技法,木刻、石刻中的篆刻技法,在镂空的基础上,融各种技法于一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峰。洮砚传统的图案有“龙凤呈祥”、“九龙捧日”、“丹凤朝阳”、“八仙庆寿”、“龟鹤延年”、“嫦娥奔月”、 “哪吒闹海”、“岁寒三友”、“马踏飞燕”、“四君子”、“鸳鸯戏水”等等,其中以雕龙刻凤最为突出。特别是“九九归一砚”、“中华民族大团结砚”、“百龙千禧砚”、“红楼梦砚”等巨型洮砚,其工艺开创了洮砚制作史上的先河,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各界、中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洮砚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更多的文人墨客所了解、鉴赏和收藏。因其巨大的文化价值,“洮砚加工制作技艺”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7月,岷县还被文房四宝协会授予“中国洮砚之乡”的荣誉称号。

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现有大型洮砚加工销售企业2家(分别是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岷县洮砚厂和岷县瑰宝斋洮砚工艺美术厂),洮砚销售企业3家(分别是九龙洮砚有限责任公司、鸭头绿洮砚有限责任公司、岷宝斋洮砚有限责任公司)、洮砚经销部9家、县城加工作坊25个,另外维新乡9个自然村近1000名加工艺人从事洮砚的加工生产,粗劣估计,岷县洮砚加工销售年产值6千万元左右,其产品主要销往省内外及日本、韩国、港澳台地区。

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岷县洮砚产业在以赵承德、徐哲等代表性传承人的带领下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就产业的现状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原材料问题,由于卓尼洮砚石原产区受九甸峡库区的影响,目前已停止了开采,村民原有的库存已经很少,而人们对我县境内禾驮沟新开洮砚石矿区石质存有疑虑,大部分人还认为是假洮砚石。二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人们生产观念的改变,洮砚加工艺人面临青黄不接的困难,特别是洮砚加工技艺学习周期长,劳动强度大,一些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从事洮砚的加工生产。三是洮砚行业缺乏行业自律,生产营销处于低端无序状态,出现砚石乱采滥挖、资源浪费严重,产品鱼龙混杂、精品低价出售等不良现象。四是洮砚产品缺乏实力雄厚的研发队伍,其产品的附加值明显不足。五是洮砚的对外宣传推介工作薄弱,人们的认识度不高,影响产品的知名度。

针对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展洮砚文化产业:一是积极宣传引导,改变禾驮洮砚石石质不良的错误看法,使禾驮石成为今后洮砚石的主要原材料(目前临洮、合作、卓尼、临潭、瓜州、兰州等地90%的洮砚加工都用的是禾驮石),这样可从根本上解决洮砚加工的原料问题。二是高薪聘请设计制作人员,加大对当地洮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一方面提高人员素质,另一方面提高产品的艺术性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加大对外交流,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其他砚种的成功经验,以增强洮砚产业的发展后劲。四是加大政府对洮砚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洮砚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真正把岷县打造成名符其实的“中国洮砚之乡”,成为岷县文化产业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7、关注“岷县文学现象”,打造文化大县平台

岷县文学创作有着优良的传统,参与人数多,作品题材广,创作氛围好,被称之为“岷县文学现象”。截止目前,岷县共有三十多位作者出版各类书籍达150多种,这些创作从不同的侧面对反映了岷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外界了解岷县的窗口与截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学创作出现明显的多元化、边缘化倾向,但是岷县的文艺工作者甘于寂寞,甘守清贫,用他们手中的笔,讴歌我们这个时代,讴歌我们这一方有着优秀传统的热土,这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引起了关注,特别是文学季刊《岷州文学》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在文学圈子里渐露头角,引起了省内外的广泛关注。如果出台相关政策,通过一定的奖励机制,加大对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使我县的“文学现象”发展成独具岷县特色的“岷县文化现象”,那么,实现文化大县的目标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8、提炼当归文化,唤醒“千年药乡”

岷县是“千年药乡”,“中国当归之乡”的美誉广为流传,当归不仅仅是一种药材,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千百年来,当归已与岷县人民的生活紧紧相连,不可分割,成为岷县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深厚的“当归文化”。在传统观念中我们仅仅把当归当作单纯的药材来看待,而把它文化的一面给忽略了。当归从留籽、秧苗、栽种、扎把、熏干到最后出售得三年的时间,这个过程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科学的程式,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而外界对之却知之甚少,眼下对于以有机绿色商品为首选的市场来说,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一方面要在当归的深加工上大做文章,使当归的附加值大大提高,同时要加大当归文化的宣传力度,使人们以此为切入点,重新认识岷县当归,真正使这一古老的品牌成为造福岷县人民的黄金产业。

9、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增强文化发展后劲

岷县文化资源种类繁多,远近闻名,岷县有一大批文艺工作者为岷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岷县文广系统目前的人员状况却严重的制约着岷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全系统职工年龄老化,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严重制约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现在急需对现有人员加强培训并充实一批专业文化人才,使我县的文化事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