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甘肃秦始皇时期长城 ——与《甘肃无秦始皇城考》商榷

作者:管理员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日期:2019-10-08点击量:5306次

 

也谈甘肃秦始皇时期长城 ——与《甘肃无秦始皇城考》商榷

作者简介

徐卫民,胡岩涛,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徐卫民(1960- ),陕西华县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秦汉史和历史地理的研究;胡岩涛(1990- ),山东蓬莱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和考古学的研究。

 

原文出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西安)2017年第20174辑期 第54-60

 

内容提要:

秦始皇在平灭六国、南征北战以后,形成了空前的大帝国。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西北领土安全,秦始皇将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的长城加以修葺,形成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在西北地区主要是修葺战国时期秦昭王的长城,同时又修建了临洮以北,经过“榆中”到宁夏、内蒙古的长城沿河防御体系,当时的修建方式利用洮河与黄河的水环境“因河为塞”,修建一条线性防御工程。说甘肃没有秦始皇时期长城的观点是需要商榷的。

 

期刊名称: 《先秦、秦汉史》

复印期号: 201801

 

关 键 词

甘肃;秦始皇长城;商榷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历代长城研究”(10JZD0007)子项目“秦汉长城研究”

 

秦始皇并灭六国统一天下后,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扩大战果,于是在军事上瞩目于西北方边疆。经过对匈奴的几次战争,特别是公元前215年和前214年两次军事战争的胜利,使匈奴头曼单于不得不放弃黄河南北的大片土地,“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①

秦始皇在匈奴向北退却后,为防御匈奴、西羌骚扰中原,遂将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边的旧有长城进行重新修葺和增筑,使其连接成一条防线,并在西北地区“因河为塞”,筑县城44(今内蒙古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由九原郡管辖。同时采取“徙民实边”的政策,把内地人口于公元前214年和前212年先后两次迁移到河套和“榆中”地区垦殖土地。

最近同杨阳和段清波撰文《甘肃无秦始皇长城考》②(下称“同文”),认为甘肃无秦始皇时期长城。作者在文中从三个部分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一是对秦始皇长城起首处诸家观点的梳理;其二是秦始皇长城的防御对象分析;其三是与诸家观点的商榷。文章最后的结论是:1.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西北边境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北方的匈奴,因此位于内蒙古河套及大青山地区的匈奴应为秦帝国集中兵力进行重点防御的对象。2.在今甘肃省境内发现的秦长城遗迹应为秦昭王时期所筑,自战国至汉武帝时期此线长城一直是中原和众羌的分界线,在战国和汉代初期发挥过重要的防御作用。但从秦帝国北边境的形势、秦帝国的疆域范围以及此条长城主要的修建走向、沿线发现的遗迹遗物来讲,在秦统一时期其并不会发挥很大作用。3.目前在兰州附近发现的几段墙体,虽然在路线上和一些历史古籍中记载的秦始皇长城路线有吻合之处,但从明代兰州地区的军事背景、文献中的相关内容以及目前考古调查的资料来看,不免存在“以讹传讹”的情况,其性质和明代甘肃镇长城有很大关系。

我们不同意作者的观点,特撰此文与作者商榷。

一 秦始皇时期确实沿用了甘肃秦昭王长城

秦始皇时期在甘肃修缮的长城,包括两段长城,其一就是指秦朝建立以后由蒙恬对秦昭王时期长城加以修缮并改造后的长城;其二是新修从兰州沿黄河往北到宁夏的防御长城。

“同文”首先否定了秦始皇曾经利用秦昭王时期的长城。其次否定了秦始皇新修的长城,这就是“秦始皇长城沿洮河东岸行经岷县(或临洮)、永靖后,又沿黄河东岸行经皋兰东、靖远西,最后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同文”认为这一线目前遗留下来的城垣遗迹,而应该为明代用来防御蒙古部族的城堡遗迹。

关于秦始皇时期这两段在甘肃的长城,在当时的文献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如: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十二年……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

《史记·蒙恬列传》: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史记·匈奴列传》:

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谪戍以充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又渡河据阳山北假中。

《史记·太史公自序》:

为秦开地益众,北靡匈奴,据河为塞,因山为固,建榆中。

从以上记载来看,毫无疑义秦始皇时期在今天甘肃既有对秦昭王长城的修葺,也有新建的长城,所谓新建的长城就是“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谪戍以充之”,“据河为塞,因山为固,建榆中”,“因地形,用险制塞”。秦始皇在“北逐戎狄”后,确实进行了甘肃长城防御工程的修葺。首先就是对秦昭王长城的利用和维修。

关于秦昭王时期的长城,《史记·匈奴列传》云:“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③秦昭王长城西起今甘肃岷县,沿洮河东岸北行至今临洮县,向东南至渭源境,然后转向东北经通渭、静宁等县进入宁夏南境,过葫芦河、六盘山、入固原县境,再由固原县境折为东北方向,入甘肃省环县,经陕西省吴起、靖边、志丹、安塞等县的横山山脉向东北进入陕西北部靖边、横山、榆阳、神木,再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南境,直达黄河西岸。

这段秦昭王时修建的长城在此后大多得到修葺沿用。秦始皇修筑西北地区防御体系时就沿用了秦昭王时期在甘肃的长城,汉代继续修葺沿用,称为“古塞”。

学术界在文献资料记载的基础上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形成的结论正像“同文”中指出的“秦始皇长城西端位于甘肃临洮(或岷县)似乎已成定论”。确实如此,关于在甘肃有无秦始皇长城的问题,基本是无争议的,大家都认可甘肃有秦始皇时期的长城,只是在秦始皇长城在甘肃的起点问题上有争论。有人认为在今天甘肃岷县,有人认为在今甘肃临洮。尽管有分歧,但两个起始地点都在甘肃则是毫无疑义的。

今甘肃岷县就是秦汉时代的“临洮”治所。“岷县说”是一种最为流行的说法,来源最早。《史记》之《蒙恬列传》《匈奴列传》就明言从城西起自“临洮”,差不多同时期的文献《淮南子·人间》也明确记载秦始皇所作长城是“西至临洮”的。《汉书·匈奴传》记载是起自“临洮”的。后来的徐广、郦道元、李泰、杜佑等人同意此说法。“岷县说”长期作为一种主流观点,近现代研究长城的学者也大多赞同,如王国良、顾颉刚、罗哲文、张维华、谭其骧、史念海、彭曦、吴礽骧等。我赞同秦始皇时期的长城起于岷县。

顾颉刚先生1937-1938年对甘肃长城考察后认为,秦始皇长城的走向,“自岷()折而北,东行至渭源,又西北至今临洮,又北至皋兰,沿黄河至宁夏而北而东,与赵长城相衔接”④;罗哲文先生对甘肃秦始皇长城一直关注研究,出版了不少的专著,早在1963年即考察过临洮东尧甸(也叫窑店)乡的秦昭王长城,并认为就是秦始皇长城。⑤后来出版的《长城》一书中认为,秦昭王长城西起今岷县,并被秦始皇长城所沿用。在黄河—阴山,是设立“亭障要塞”的。⑥后又在《世界奇迹——长城》一书中认为,秦始皇长城的西段“从甘肃岷县起,沿洮河东岸北行,经临洮、兰州,入宁夏,沿贺兰山至内蒙古的高阙,与蒙恬率兵修筑的长城相接;”⑦张维华先生认为秦始皇长城的西段——河套、秦九原郡以西之长城,沿用了秦昭王长城,在兰州以南段长城的走向上,看法与顾颉刚同⑧;史念海先生认为,秦始皇长城今岷县到临洮,沿用了秦昭王长城,秦昭王长城与秦始皇长城在临洮一带分支,一行向东者为昭王长城;向北至于兰州者乃秦始皇长城,秦长城的西段,只有临洮至于兰州、阴山一段为新筑。兰州以东至于阴山,也是筑有长城的,只不过今或消失,或堙没于宁夏一带黄河以西的流沙之中⑨;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第5-6页的秦“关中诸郡”图上,在今岷县至于临洮之间,也标注有长城,在今兰州—内蒙古河套一带的黄河岸边也标注有长城。彭曦先生曾对战国秦长城作了深入考察,认为秦始皇利用修缮了秦昭王长城。对于兰州以东至于河套的“城河上为塞”的,是否就是长城,他基本持肯定态度,觉得应是长城的不同形式⑩。

“同文”认为,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对秦王朝的压力已经没有了,主要是北方地区,所以没有必要在西北甘肃修建长城,实质上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明确记载,秦始皇取得“河南地”与“西北斥逐匈奴……城河上为塞”是并列的两回事。而“城河上为塞”所在的地域,已然超出了“河南地”的范围。由此可见不仅“河南地”需要秦之防卫,其西的“榆中”(今甘肃兰州附近)一带的黄河,也应是匈奴侵寇之地而须加以防卫的。所以无论“河南地”还是西边的黄河上游一带,都是秦人所须防备之处。事实上,如果我们只强调秦始皇长城的北部防御作用而忽视了西北地区就大错特错了,西北地区是秦人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特别是甘肃的天水附近、陇南、定西地区在秦人的早期发展过程中立功甚多,近些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礼县、甘谷、清水、张家川发现了大量秦文化遗址,充分证明秦人早期在这里的发展壮大过程。这里是秦人发展壮大的根据地,在甘肃礼县秦人还修建了“西畴”,《史记·封禅书》:“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畴,祠白帝,其牲用駵驹、黄牛、羝羊各一云”。(11)而且学术界将秦人在礼县建立的都城作为“圣都”来看待,是秦人立国后修建的第一个都城,秦人相当重视。正因为如此,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第二年,就首先出巡西北地区,以威慑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充分显示出秦始皇对西北地区边疆的重视。狄道、临洮是秦朝的边塞,洮河是秦与羌、匈奴的分界线,也是古代羌人、匈奴南下的重要交通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其疆域在西部有了很大的扩展,军事前哨扩展到今永靖、兰州、榆中、皋兰、靖远县一带。但西羌由于其游牧经济特征,仍然是秦王朝的心腹之患。秦汉之际,中原内乱,匈奴实力再次强大,复以“故塞”(即秦昭王长城)与汉朝为界。高后、文帝间,匈奴“三困陇西”,并入安定、北地二郡。一直到西汉中期武帝筑令居塞(今甘肃永登县境)、开河西,洮河流域一直是秦汉之边塞地区。羌人在秦汉时期一直对中原政权造成威胁。《后汉书·西羌传》明确记载:“及秦始皇时,务并六国,以诸侯为事,兵不西行,故种人得以繁息。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将兵略地,西逐诸戎,北却众狄,筑长城以界之,众羌不复南度。”(12)于是进行修复长城活动。《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13)秦始皇时所筑长城,沿洮河东岸行经岷县、临洮县城西、永靖县城南。洮河汇入黄河后,长城又沿黄河南岸东行经兰州,又沿东岸行经皋兰东、靖远西,最后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内。

 

秦始皇时长城西段图

 


   [采自史念海《河山集·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第463]

 

  二 在甘肃新修建的长城

除了利用秦昭王长城以外,为了巩固新占领区,遂利用黄河的天险优势,沿黄河从甘肃兰州向宁夏、内蒙修建了新的长城。

对于这段新修建的长城,之所以有学者提出异议,一是因为没有发现当时的城墙,二是认为目前留下来的遗迹是明代的,不是秦始皇的。这种观点的提出是把秦始皇时期长城的概念简单化了。秦人修建长城时因地制宜,有山利用山,有水利用水,只要能起到防御作用即可。因此我们必须对秦的长城防御体系有所了解,其长城防御体系不仅仅只有城墙,还会利用河流山脉等自然环境加以利用,因地制宜。“要查清秦始皇长城的西部首起,不能囿于传统的视长城墙垣的有无和其连绵与否,要改变长城即墙垣的观念”。(14)在“塞”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张维华先生认为,“若以实际情形论之,此二地带似未筑有长城,纵于扼险之地,立有障塞,亦未必互相连贯,故称之曰边则可,称之曰长城则未妥”(15)。史念海先生认为“秦始皇所筑的长城不在今宁夏境内东渡黄河,那就可能是由贺兰山东北趋向阴山山脉西端的。这两条山脉之间现在是乌兰布和沙漠,……秦长城当已陷入流沙之中”。(16)景爱先生也认为:“这里是腾格里沙漠肆虐的地区,流沙常常将古代的遗迹掩埋,这为长城的研究造成了诸多困难”(17)

秦修建长城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在适宜筑墙的地方,他们采用板筑技术,段夯筑;遇到河岸和塬、梁,则利用陡坎、山崖,加筑矮墙。遇缓坡则挖低筑高。而在石材充足的地方,就用石头垒起一道石墙。每隔一段距离则筑造城垣,用来驻扎军队。不少学者根据《史记·匈奴列传》“可缮者治之”的记述,以为秦长城大抵因秦昭王、赵、燕长城之旧,加以修缮和连接。其实不尽然。秦始皇虽对战国时期秦、赵、燕长城有修缮,但由于拓地甚广,长城的某些地段是大大向西和北推进了。原秦昭王长城从陇西向东经宁夏、陕北至内蒙,却未能把新收取的大片河南地置于它的保护之内。出于军事的需要,秦始皇遂在其西北设置新的防线,这就是《秦始皇本纪》所说:“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筑亭障以逐戎人,西谪实之初县。”(18)秦始皇三十六年,又“迁北河、榆中三万家”(19)。因此认为兰州附近只有明长城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秦始皇三十三年(214)始,在“略取河南地”,并向“西北斥逐匈奴”后,便“城河上为塞”、“因河为塞”。其具体路线为,自榆中(今兰州一带)—阴山(今乌拉山、大青山)修筑一道防御线,与过去赵长城连为一体。具体的“城河上为塞”、“因河为塞”的情况,当如辛德勇所理解的,就是筑三十四(四十四)座县城以为堡垒,东端当一直到今乌拉特前旗一带,与赵长城相接,辛德勇名之为“黄河—阴山”防线。(20)

由于黄河、县城已经足以为塞,只需要于险扼之地立有障塞即可起到防御作用。而且文献有记载此处原筑有秦长城,如《通典》卷一七四《兰州五泉县》下注云今兰州一带有秦汉长城:“汉金城县地,汉榆中县故城在今县东……又有故苑川城及故长城。”在从今榆中到阴山的黄河岸边修筑了四十四座县城的同时,又修筑防御体系,具体修筑方式是“因地形,用险制塞”、“堑溪谷,可缮者治之”,即根据地形,利用天然河流作为屏障。这种方法也是沿用了秦早期“堑洛”长城的做法,公元前五世纪到前四世纪,秦河西之地屡被魏攻占。《史记·秦本纪》云:厉共公“十六年(461),堑河旁,以兵二万伐大荔,取其王城”。(21)简公六年(409),“堑洛,城重泉”。(22)恩师史念海认为“堑洛”就是长城。(23)彭曦先生用三年时间考察堑洛长城后认为“堑洛是战国秦国数条长城中的一条重要长城,其中遗迹最多的是蒲城、白水二县。是以自然河沟为倚托,大量工程是用自然河岸堑削为城”(24)。他在考察秦昭王长城过程中也发现了约400公里的河沟长城。(25)“堑”就是掘和挖的意思,这里所谓的“堑洛”就是削掘洛河岸边的山崖,以利防守,使敌人无法很快越过洛河。重泉城故址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南钤铒,东距洛河3公里,是屯军防守的地方。堑洛长城的修筑方法是筑墙与削掘崖岸相结合,所以史书上称作“堑洛长城”。它是战国时期秦国修筑最早的一段长城。“秦昭王长城不仅采用常见的夯筑和石砌法,更是开创性的使用独特的三道堑构筑方法”(26)。三道堑构筑方法就是仿照“堑洛”长城的修筑方法。秦始皇时期修建直道时也是用的“堑山堙谷”方法,可见秦人建筑因地制宜的传统。以后的朝代在修建长城时也有使用这种方法的,既因地制宜、节省劳动力,又能起到防御的目的。因此秦始皇时期在沿黄河地区“堑溪谷,可缮者治之”。

对于三十四县都包括哪些县?具体位于何地?由于资料欠缺,还难于做具体的复原,就目前我们掌握的资料,大体包括榆中、靖远、中卫、灵武、富平等县。由于考证比较复杂,将再另文研究。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秦的疆域已经延伸到西北的居延一带。始皇二十六年“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27)始皇二十八年,其臣下在《琅琊刻石》上也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28)流沙,《史记集解》引郑玄语称“《地理志》流沙在居延东方,名居延泽”。而居延在汉之张掖郡,则是又远在临洮之外。《史记索隐》所谓“《地理志》云‘张掖居延县西北有居延泽,古文以为流沙’”,是秦朝初年的疆域。秦始皇后来还南征北战,平南越、击匈奴,整个秦朝的疆域在西北地区又有了扩展。由于疆域的扩大,而且西北地区扩大的地盘皆为游牧民族控制的地区,因此必须修建相应的防御设施。

        在没有充分文献和考古资料推翻古人记载的情况下,对秦汉时期的文献记载我们应该尊重,特别是司马迁写《史记》距离秦始皇修建长城时间很短,而且他写的《史记》被班固誉为“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29)的实录。而且众多的考古资料也证明司马迁对历史的记载还是靠得住的。据新华社电,长城专家、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等人近期在宁夏、甘肃交界地段黄河内岸实地考察时,发现9段秦长城。周兴华考证,这9段长城的发现,将《史记·秦始皇本纪》及《蒙恬列传》《匈奴列传》记载的秦长城临洮段、榆中段,并河以东段、阴山段、辽东段连接为一体。这些长城有石头垒砌的,有黄土夯筑的,有劈山为墙的,还有若干高山烽燧。这些长城、烽燧的发现,揭开了100多年来宁夏、甘肃交界地段黑山峡黄河内岸秦长城神秘失踪的面纱。中卫南长滩喜鹊沟至靖远县大庙地区现遗存秦长城有6段。靖远县大庙地区黄河洪漫地上的秦长城现存遗迹有3段。(30)

“同文”认为:目前在兰州附近发现的几段墙体,虽然在路线上和一些历史古籍中记载的秦始皇长城路线有吻合之处,但从明代兰州地区的军事背景、文献中的相关内容以及目前考古调查的资料来看,不免存在“以讹传讹”的情况,其性质和明代甘肃镇长城有很大关系。笔者承认,目前在甘肃榆中一带发现的长城中有明代长城的遗存,但并不能否定在明长城的遗迹之下有秦始皇长城的存在,后代沿用前代长城并加以修补的在历史上是常见的现象。笔者曾经在榆林看到过考古工作者对隋长城做的横面解剖,就是利用了秦昭襄王长城加以修补而成的。在我们未对兰州附近的长城作考古发掘和解剖的情况下不能随便下定论,因此不能否定这段长城是利用了秦始皇时期的长城。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记载:兰州有古长城。《皋兰县志》也明确载:“长城在黄河南岸。秦蒙恬筑。明万历元年(1573)补修。西自兰州新城起,沿河东至靖远县大浪沟,约计二百余里。”

三 对“榆中”的认识

《史记》记载:“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31)司马迁也认为蒙恬“为秦开地益众,北靡匈奴,据河为塞,因山为固,建榆中。作蒙恬列传”(32)

“同文”中以榆中的位置不在甘肃而在陕北或者内蒙古,从而否认这段新修长城的存在。

关于秦朝“榆中”在今天的地理位置,历来争论颇多。在历史文献中是常出现的。在《战国策》中,“榆中”出现两次,《史记》中出现七次,所指地区都不相同(33)。关于“榆中”所在地,历代学者一直在寻觅其具体位置所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晋代徐广、北魏郦道元为代表的金城郡榆中(今甘肃榆中县)说,以三国苏林为代表的上郡榆溪塞(今陕西榆林)说,以唐张守节为代表的唐胜州北河北岸榆溪塞(今内蒙古河套东北岸)说。近现代以来也有不少学者关注研究这一问题。

由于榆树生长于海拔1000-2500米以下之山坡、山谷、川地、丘陵及沙岗上,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择土壤,适应性很强。根系发达,抗风力,保土力强,生长快,寿命长,能耐干冷气候及中度盐碱。因此在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之冲积土及黄土高原生长良好。当时在北方地区的广泛种植,“榆中”地名与榆树的大量种植有必然的联系,因而形成了“榆中”地名所在地的分歧。实质上文献中记载的“榆中”是不同时期的所指。战国时期在内蒙古河套地区,秦汉时期在今天甘肃兰州,唐代在今天陕西榆林。另外还有一个榆中关,如在《汉书》里就有:“秦西举胡戎之难,北备榆中之关。”(34)学者一般都认为这个榆中关当在今日河北嫥。

金钰铭的《兰州历史地理研究》一书中收录了《兰州市志·建置区划志》编纂小组撰写的《兰州市情·历史地理论证会总结报告》,该总结报告指出:“经过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论证,专家们比较倾向的意见是:兰州建城的最早时间应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年(214)……关于金城县和榆中县的位置问题,专家们尚存分歧。一部分认为金城县在今西固区,另一部分认为在今城关区。通过研讨,多数学者倾向于在今西固区。但专家们对金城县和榆中县的距离问题形成了共识,认为应以《水经注》为依据,两城治所相距50里。照此推论,若金城县在今西固,则榆中县在今市区东岗镇一带;若金城县在今城关,则榆中县应在今榆中县金崖乡一带”。(35)我赞同金玉铭先生的观点,即秦代的“榆中”就在今天的兰州附近,而且我认为应该在今天兰州的东边比较合理。

《史记》记载的秦始皇三十三年“城河上为塞”,(36)说明这个榆中建在黄河边,与长城防御体系共同维护边疆安全;紧接着到三十六年又“迁北河榆中三万家”,(37)这是一次重要的移民实边活动,显示出“榆中”的重要地位。而当时陕西榆林属秦朝的上郡,与匈奴和黄河尚有一定的距离,不可能“城河上为塞”。所以说秦汉时期的“榆中”在陕西榆林的说法不能服人。内蒙古地区的考古发现也证明,秦朝在内蒙古境内沿黄河建立了不少的县,今日托克托县哈拉板申西古城、乌海市新地古城、准格尔旗瓦尔吐沟古城等都属于秦代沿黄河修筑的“四十四县城”。位于兰州附近的“榆中”自从秦始皇三十三年置县以来,地名一直延续到现在。

综上所述,秦始皇时期不但利用修缮了秦昭王时期的长城作为西北地区的防御体系,而且还新修了从临洮往北沿黄河到宁夏、内蒙古的长城,与原赵国的长城连接起来,以保护秦始皇用战争夺得的新领土。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0页。

②同杨阳、段清波:《甘肃无秦始皇长城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4期。

③《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5页。

④顾颉刚:《甘肃秦长城遗迹》,《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77-81页。

⑤罗哲文:《临洮秦长城、敦煌玉门关、酒泉嘉峪关勘察简记》,《文物》1964年第6期。

⑥罗哲文:《长城》,(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第19-2025-30页。

⑦罗哲文、刘文渊:《世界奇迹——长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22-25页。

⑧张维华:《秦昭王之长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13-118页。

⑨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文物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52-67页。

⑩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56-260页。

(11)《史记》卷28《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58页。

(12)范晔:《后汉书》卷87《西羌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76页。

(13)司马迁:《史记》卷88《蒙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65页。

(14)吴礽骧:《战国秦长城与秦始皇长城》,《西北史地》,1990年第2期。

(15)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6)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河山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第464页。

(17)景爱:《秦长城与腾格里沙漠》,《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2期。

(18)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3页。

(19)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9页。

(20)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21)司马迁:《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99页。

(22)司马迁:《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0页。

(23)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素》,《河山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第444页。

(24)彭曦:《秦简公“堑洛”遗迹考察简报》,《文物》,1996年第4期。

(25)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

(26)张海报:《陕北地区秦昭王长城构筑方式及防御设施》,《文博》,2010年第1期。

(27)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9

(28)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5页。

(29)班固:《汉书》卷66《司马迁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38页。

(30)《甘肃发现9段秦长城秦始皇万里长城整体面世》,京华时报,2015416日。

(31)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3页。

(32)司马迁:《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15页。

(33)徐亮:《秦朝榆中新说》、《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34)班固:《汉书》卷51《贾邹枚路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362页。

(35)金钰铭:《兰州历史地理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6页。(36)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52页。

(37)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59页。

 

                                                                                作者:徐卫民,胡岩涛 原载:秦汉文化网